当问到同学们未来想做什么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有同样的想法,那就是毕业后在大学中做研究。
这种想法看似普通,但却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不将留学作为学习过程,而视为一种工作过程,那么就需要同学们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承担更多的责任。看似循规蹈矩的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目的明确。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的建议是,在留学的过程中你可以先尝试申请成为一名助教。
成为助教,好处多多
成为一名助教的好处有很多,其一是可以一边学习,一边体面的从大学获得收入。由于各个州法律不同,大多大学的助教层级、薪资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慕尼黑工大,2021/22冬季学期普通的本科在读且没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助理最低时薪为11.7欧元,如果是研究生可以承担科研助理工作,时薪就会上升至13.6欧元,毕业后如果还留在大学继续作为全职科研助理的话,时薪最低18.5欧元。
相反,柏林的几所大学有着统一的要求,普通没有学位的学生助理和科研助理的时薪差距不大,最低为12.5欧元。
对于留学生来说,除了可以更加体面的获得收入以外,大学助教的工作也是科学工作的最好的开始、锻炼能力的最好平台。
都是助教还有这么多不同之处?!
学生助理(Studentische Hilfskräfte)简称SHK,指的是没有大学学位的学生,临时受雇于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在联邦法律中他们只能为学生提供科学服务,并且只为教授提供支持工作。
比如我们常见教学支持——布置考试和研讨会的场地,教程支持——制作阅读清单、采购书目,行政和技术支持——试验设备的维护、IT维修。(一些州的大学明确要求学生助理的工作内容不应包括行政支持,比如柏林)
这意味着学生助理应该比其他学生更容易从教授的角度理解完整的学习框架和要点,并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他们更容易拉近与教授和博士的关系,接触到更多学术人脉。
科研助理(Wissenschaftliche Hilfskräfte)简称WHK,指的是临时受雇于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拥有本科学位的在校研究生,他们的工作内容通常与学生助理相同,但是所涉及领域更加细分、多样化,要求更更高。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经过学校认证的学生助理,他们可以帮助讲师在课下进行辅导、判卷,提出有关期末考试内容的建议,或是独立执行研究任务或完成某些科研项目工作。
对于研究生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更早的接触科研工作的实质,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更容易找到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当然,除此之外成为一名学生助理还有很多其他简单的原因,比如与在校外打工对比,在大学工作节省了很多通勤时间和精力,工作内容和时间更加灵活并且通常与学习相关,工作伙伴与对象通常也在大学之中,可以快速扩展自己在大学之中的人脉网络。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助教呢?
在德国大学中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通过讲师或者教授的推荐,在课堂上你们是否有良好的合作与沟通?你的学期论文是否足够出彩?你的表现是否已经证明了足够靠谱?
如果你的讲师或者教授需要一名教学工作的助理,你应该表现出你的组织能力和效率,如果他需要一名学术工作助理,那么你应该证明你具备足够的科学工作能力,如果讲师有一天问到你是否能够想象与他一起工作,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
第二种方式是公开招募,这在德国大学中也越来越常见,你可以多多留意学校的主页或者论坛,一些大学非常注重公开招募的公正性,所招募的助理职位会提前公开,工作时间是1-2学期,最长不会超过六年,具体工作的内容、能力要求也会在招募中明确写出。
对于学生来讲,在了解了工作内容是否符合兴趣之外,更多要关注教授或者讲师本人的需求,可提前进行沟通。
一旦成为科研助理,学生在未来获得永久职位(研究员)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即便是本科生成为学生助理后,他们也会更容易跟随教授直到读博,这也是为什么在德国大学中,博士生大多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做过学生助理的原因。
结语
做学生助理虽好,但是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首先门槛很高,除了语言和学习能力之外,每周固定的要花费10-20小时的时间,要求学生有不错的时间管理能力。
其次学生还要承担很多学习之外的压力,偶尔也有学生会在期末时抱怨超时工作的现象,并且在教授身边他们也更容易陷入自我剥削的陷阱。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看看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否力所能及,如果认为能力差距太大还是应以学习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