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从飞机、卫星、核电站到葡萄酒、奶酪、化妆品,中法合作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气”;从互设文化中心到互办文化年、语言年,中法人文交流为世界文明互鉴作出表率;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到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大会,中法携手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1习主席在中法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上的视频致辞
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27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
习近平指出,60年前,中法打破冷战坚冰、跨越阵营鸿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一历史事件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对话和合作的正确方向演变,至今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两国关系创造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也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今天的世界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面对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中法作为独立自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秉持建交初心,担负责任使命,共同开辟通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人类发展之路。我高度重视中法关系发展,愿同马克龙总统一道,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得更加牢固和富有活力,为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龙在贺电中表示,60年前法中建交是富有远见的历史性决定。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危机,法中、欧中更加需要携手前行,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找到共同解决方案。2023年是法中关系全面恢复活力的一年,2024年将是法中合作更进一步的一年。我期待同主席先生一道,推进双边经贸、人文、青年等交流合作,加强在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化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积极向上的活力开启法中关系的新甲子。
马克龙总统在视频致辞中回顾了60年前戴高乐将军超越阵营对抗逻辑,作出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性决定。他表示,今天我们有责任在1964年确立的宏伟目标基础上,再接再厉,共同建设既满足两国人民需要,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的伙伴关系。马克龙总统强调,2024年是法中文化旅游年,双方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往,为法中关系的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视频致辞中特别强调了2024年双边关系的三大优先事项:
共同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实和理性促使我们两国共同努力,找到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粮食安全和发展”。
致力于解决危机,尤其是面对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也有责任帮助解决国际危机,特别是为了应对公然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问题”。
重启人文和文化交流:“丰富的活动将为法中文化旅游年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习主席和我也会提供鼎力支持。我仍然坚信,我们两国对外和彼此间的开放是至关重要的”。
02王毅出席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
202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京出席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嘉宾们首先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的视频致辞。
王毅说,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和走过的光辉历程,擘画了下一个60年中法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双方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中法关系不平凡的历史根植于两大民族共有的精神特质。
中法都是自信自立的民族,都是古老常新的文明,都是有全球担当的大国,这奠定了中法关系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携手前行的基调和底色。中法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害冲突,有的是独立自主、敢为人先的精神共鸣,是两大文明之间的相互欣赏、彼此吸引。在推动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上,中法具有高度战略契合和广泛共同利益。
王毅表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的时代挑战赋予中法关系新的历史使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独立自主大国,中法理应秉承优良传统、展现责任担当,引领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和平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继续做向上向善的力量。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相互支持对方提出的多边理念和倡议,携手破解全球治理困局,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二要继续做真诚互信的朋友。相互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用好两国多层次、多维度沟通渠道,真诚交流、扩大共识、弥合分歧、增进互信。
三要继续做互利互惠的伙伴。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将为包括法国等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相信法方也会秉持开放理念,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四要继续做交流互鉴的典范。以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等为契机,积极扩大双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地方等领域合作,便利人员交往,促进民心相通。
03中法友好源远流长,
2024中法关系再创辉煌
在汉字中,“人”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国家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人民之间的关系。
中法两大民族都对对方怀有深厚的仰慕和尊敬,两国特色鲜明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对方人民。
17世纪以来,法国人乃至整个欧洲人都以穿着丝绸服装、使用中国瓷器、品尝中国茶为奢侈享受,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
中国知识界和民众对法国的热爱也有目共睹,伏尔泰、卢梭影响着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思想谱系,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更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法国文豪。
马克龙总统2023年4月访华时表示,法中两国有着相同的“脾气”。就像中国人爱茶而法国人爱酒一样,中法之间既能“酒逢知己”,又能“茶叙友谊”,正以实际行动书写文明交流互鉴的佳话。
对两国人民来说,1万多公里的距离并非不可逾越。波尔多红酒、夏洛莱牛肉、种类繁多的奶酪等优质法国产品借进博会的东风从法国农场来到中国餐桌。琳琅满目的日用品、智能手机等“中国制造”通过中欧班列进入法国寻常百姓家。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北京的长城、西安的兵马俑,令两国游客在对方国度流连忘返。“法式时尚”深受中国年轻人追捧,中国传统服饰汉服、旗袍等不时成为装点法国街头的亮色。
去年11月,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召开,两国外长共同见证签署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合作文件并发布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清单。
我们欣喜地看到,巴黎圣母院和天坛冰雕携手亮相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法国豫园灯会美轮美奂,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即将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掀起一股“中国热”。
此外,不少民间友好协会已经行动起来,地方合作迅速回暖,疫情期间积聚的陌生、疑虑、隔阂在热气腾腾的面对面交流中悉数消散。
随着我国对法国试行短期赴华免签政策,以及法国对我国出台签证便利化举措,中法旅游交流将更加顺畅,2024年必将成为中法人文交流史上的“大年”。
目前两国共结成了一百多对友好城市或者省区关系,是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最多的。比如天津市就和法国原北加来海峡大区、鲁昂-诺曼底大都会、留尼汪大区分别结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很多城市都设有中法友好协会,喜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法国人自发地聚在一起,不求名利,默默耕耘,尽己所能推动中法文化、语言、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这就是中法关系植根于地方和民间的生动展现。
在经贸领域,中法合作可以说既拥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法国是最早与中国建立第三方市场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国家。2015年6月,两国政府共同发表了《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迄今累计签署4批示范项目清单,覆盖非洲、中东欧等地区,涉及基础设施、环保、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多家中法企业及金融机构参与。
法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全球第四大、欧盟外最大贸易伙伴。
中法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农食等领域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去年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开工,意法半导体在重庆合资建设碳化硅晶圆厂。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老龄化经济等新领域,两国合作未来可期。